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教務處之通識教育組簡介

    本校通識教育之意旨在於培養學生恢宏器識,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進而適應現代社會生活,使其熱愛生命、關心社會、放眼世界。具體言之,其目標約有五項:

一、提升基礎學科能力。

 

二、增進其他學科或領域的知識。

 

三、培養統整相關知識與經驗的能力。

 

四、培養判斷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促進對當代社會的關懷。

課程結構根據科際整合的 程度,分為「基礎課程」、「科際課程」、「統整課程」三個層級。

基礎課程」屬於基礎性、互補性(跨系選修)的課程,旨在提升學生基礎學科素養,增進非主修學科的知能。

科際課程」結合兩種以上的學科,提供學生不同學科之間互動與合作的經驗。

統整課程」則打學科界限,以當代社會面臨的論題為核心,統整相關學科的知識與方法,提供學生統整的知識與經驗,培養縝密的思考判斷能力。

本校於民國十四年月一日正式成立通識教育中心,民國九十年, 通識教育中經校務代表大會通過組織規程修訂,正式由行政單位轉行為教學單位,到民國九十四年本校改制為花蓮教育大學後,重整學校組織規程後將原中心廢除,並於教務處之下設置通識教育組,再次改為行政單位。

原中心通識教育委員會鑒於原先由師範學院二十八共同必修課轉型之架構仍有缺失,乃教育部核准本校「師範學院通識教育革新之研究計畫」推動之際,會集各領域課群之召集人研議改進之 道,凝聚共識,大幅調整課程架構及開設之課目,其中語文領域部分區分為本國及外國語言、文學,社會領域部分區分為史學、哲學及當代社會議題,科學領域部分區分為環境與生命、科學與生活,藝術領域部分區分為藝術理論與鑒賞、藝術與人文,其他尚有、資訊教育、休閒運動及經典領導等,綱舉目張、互為表裡,務期於「單一指標、多元選課」之思考運作下,使學生在通識教育課程中,於「古今文明、天地變化」之探討能「觸類通達、強立不反」,培養現代全人之素養,達成通識教育之目標